021yin.com
/201*
-09-0*
/1*
7*
*
*
*
0*
.html
*
月29日上午,中国铁路物资股份吉印通
(下称“中国铁物”)召开干部大会。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二局局长宋亚晨宣布了国资委党委的任免决定。其中,任命林万里为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党委书记,提名为中国铁物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人选;提名申兆军为中国铁物执行董事、总裁人选。
去年,上海频频爆出钢贸串通仓储监守自盗事件,中国铁物旗下子公司等多家企业“中招”。 事发后,中国铁物上海吉印通
将此解释为个别员工的行为——有人私下被意图重复质押的公司所收买、操纵。
此外,本报记者掌握的一份开庭记录显示,今年*
月*
日和1*
日,中国铁物上海吉印通
和中国铁物哈尔滨物流公司分别因仓储合同纠纷、保证合同纠纷公开开庭审理。而被告则包括武汉中铁伊通物流吉印通
、上海宁港钢材市场经营管理吉印通
等。
“自己子公司状告自己子公司的案子,实际是内部混乱的现实写照。”上述知情人士称,因为中国铁物之前为了做出规模,大家都互不通气,以至于都被同一个骗子骗。
而在2012年仓库重复质押窝案爆发以后,中国铁物几大子公司甚至同时在各地仓库展开抢货大战,自己公司同自己公司抢。“他们几个不同的一级子公司,都被同一个骗子骗了,抢货是为了挽回损失。
============================================================================
总之此事件之后各银行、影子银行都加紧了风险控制,甚至都暂停了代采购业务,在执行的业务便开始了移库抢货收钱,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1*
、中材公告事件
2012年12月20日,中材集团发布公告,大意称:有1亿元银行承兑丢失、有价值2千万元钢材去向不明、有9*
*
0.9万承兑汇票和货物去向不明。
媒体报道如下:
12月20日晚,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吉印通
(中材国际,*
00970.SH)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部分票据和货物存在风险的提示公告。
公告称,公司接到全资子公司中国中材东方国际贸易吉印通
的报告,该报告称,今年以来,银行加强对钢贸商融资监管,一些钢贸商资金链断裂,钢贸业务的危机蔓延至整个上下游企业,对钢贸为主营业务的东方贸易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东方贸易现有钢贸业务涉及总合同金额21亿元左右。东方贸易近期经过核查发现部分票据和货物存在风险。
东方贸易根据与钢贸公司签订的两份合同(采购合同号:20120*
1*
01、2012090*
01),通过银行向其开具12张总计金额为1.2亿元人民币的银行承兑汇票,目前,东方贸易没有收到相关货物。经过核查发现,其中10张总金额为1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在传递过程中丢失,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并冻结了上述总金额1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另有价值2000万元的货物去向不清,公司正在采取相关法律措施。
东方贸易根据与钢厂签订的三份合同(采购合同号:RGX-120*
1*
-02199-NJ、RGX-120*
0*
-00*
*
*
-NL、RGX-120*
0*
-01*
2*
-NG),通过银行向其开具11张总金额为9*
*
0.9万元人民币的银行承兑汇票,目前部分汇票和货物去向不清,公司正在采取相关法律措施。
========================================================================
媒体在事后的均以:“公告含糊”、“疑点颇多”,或是其有“难言之隐”等比较委婉的说法来说述。
对于这份公告,我给的评价是:无耻!极度无耻!
=========================================================================
分析上述公告之前再来看另一则新闻:
(2012年)11月*
0日,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吉印通
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2012年11月29日收到副总裁方芳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方芳女士因工作变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根据有关规定,方芳女士即日起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
而记者查阅中材国际此前公告发现,东方贸易主要从事工程承包和钢材贸易业务,而方芳正是东方贸易董事长、法人代表,另外,方芳还兼任中材装备集团吉印通
党委书记。方芳在2011年7月1*
日才被聘任为中材国际副总裁。对于副总裁方芳任期不到一半即辞职,中材方面表示其是退休辞职,与东方贸易事件无关。
===========================================================================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报露实情是其义务,而不说假话则是最起码的底线。跨了这条线,其实就是……我不方便说了。
中材集团参与充当影子银行应该主要是其两家子公司,分别为“中材供应链管理吉印通
”和“中国中材东方国际贸易吉印通
”,两个“中”字抬头,实际用的都是一班人马。说白了就是出款抬头不一样。而此事件事,我们看这份公告。
12张共1.2亿银行承兑没有收到货物,经查1亿元票据丢失,2千万元货物不见。
仔细一点就明白,上述资金相关的合同号分别是:20120*
1*
01、2012090*
01。啥意思?说明白点就是:2012年*
月1*
日和9月*
日,中材东方分别与某钢贸商签订合同两笔,资金共1.2亿。按行业惯例,这种合同生效之后付款时间非常快,短则一、二日,多则一个星期。假如中材规定承兑需要三个月周转一次(即把钱还回来,我重新再放给你)的话,该钢贸商第一次还款期应该是在11月中旬还第一笔合同款。(也不一定非得说是三个月周转,各家不一样,但大理相通)——毫无疑问,这钱没还回来。而对于这种交易来说,只要到期哪怕晚一天还,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可以想像中材肯定催款调查,钱没还回来,发现合同承诺的货也不在仓库。慌了,再拖拖又一个月过去了,实在没办法便在12月20号发布公告称票据和货物丢失。
即使是猪脑子也得要想想,1个亿的承兑汇票放出去了,你三个月之后才发现丢失了?谁丢失的?
中材自己丢的,运输路上丢的?那就是说钢贸商没收到票喽。那可都是如之前例子所写派人在飞机场连夜守候等着拿票去贴现的主,或者直接派人去中材公司现场拿票的主,即便是快递,那钢贸商可也是打了保证金给你,你开了1.2亿承兑人家没收到,三个月之后才发现。开大的笑话。
钢贸商丢的?钢贸商拿到到票了,然后又丢了,那关你什么事情?
作为上市公司,写这样的公告,这是在糊弄谁?这是不是无耻?(注意,我只说这份公告无耻,并没有针对其它)
至于公告里提的第二部分都不用说了,这种交易实际就是中材以钢材贸易的形式将货款支付给钢贸商名下的A公司,形式为采购钢材。到期之后再将这批钢材卖给该钢贸商名下的B公司。其中差价为这次交易中材的毛利润。而钱先付出去了,原本应该由A公司将货转给中材,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给,所以才导致了“货物去向不明”。
本人稍微了解一点中材的做法,实际上中材名下的货一直是由“中远物流”来监管的。(呵呵,又是一个中字头的大公司),真的货物丢了,你去找监管公司赔就是了。而中材有时候为了谨慎起见,更或者是下面的操作人员为了更好的向上级部门汇报,要求付款单位不能是该钢贸商名下的A公司,而是要求是资历更好的大企业,甚至是央企业。
但这也不难办,该钢贸商再找另一家央企就是喽,过把账留点利润给它也不是难办的事情。于是这个货物就这样流转了:
钱是付出去了,关键是货,前期大家为了拼市场,抢份额,真的有没有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把钱按期能还就行。可是这要是钱还不上,那……哭吧。什么国企过一手,什么专业的监管公司,都不顶用了。
实际上中材开始发现出事时间应该比公告早得多,据我的信息,推测他们最早应该在*
月中下旬陆续出现回款未到位,但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仅是个别客户。我相信他们(任何一家)这时候的优先做法肯定都是先是下面人员催款,查货,会面,硬话放点,软的求点但都不管用。随着时间的失衡涉及款项和单位也越来越多,不报也得报了。
于是11月29日,东方贸易董事长兼法人辞职。再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无果后不得及才发布公告。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国企的作风,公告提到涉及“21亿资金有风险”……。只能说明这收不回来的资金最少是有21亿,而不是简单的“有风险”。
“***,今天早上看新闻了吗?中材发公告了。”
“看到了。”
“啥意思,这几笔合同有你们的不?”
“这个不是我们做的,我们的事还在谈,前几天我还跟他们吃饭,目前我们还算是相比良性的。”
“那他们为什么发公告,这样闹出来对他们也没好处啊”。
“他们也是没办法,听说是有几家现在完全不配合,发个公告警示一下他们,显示中材的决心。”
“这是豁出去了的节奏?这公告写的,真是太没水平了”
“呵呵,他们也是没办法交差了。”
“你们保重啊,有些单位开始准备走司法程序了。”
“我们一直积极处理,暂时应该不会吧,还有什么办法吗?”
“这能有什么办法,第一欠了钱你们认,第二还不上把态度拿出来,起码要积极配合处理。”
“恩,这个是自然。”
17、中钢集团与山西中宇的*
0亿
大概介绍下,中钢集团自己的介绍里有句是:“是一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集资源开发、贸易物流、工程科技、设备制造、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所以中钢与钢材打交道乃是情理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使盈亏都与其它参与影子银行的央企性质不同。
由于接触的面不一样,我所知道的中钢公司(下属单位)早些年是自己参与钢材贸易的,即超级大钢贸商,但由于行情涨跌起伏,赚的时候很赚,赔的时候也吐的流血——不止是中钢,中铁也有类似经历——所以后来中钢下决心不再自己参与钢材交易。再说明一点,我不完全了解中钢集团的运作,我说的是我所知的中钢的一些下属单位。
中钢属于在影子银行中起步非常早的单位了。
山西中宇,可能关注CBA联赛的人会熟悉这个名字,是的没错,此山西中宇队就是彼山西中宇钢铁。山西中宇前身为山西宇晋钢铁吉印通
,是一家私营企业,成立于2001年12月2*
日。其大股东兼法人为王兴江。媒体报道:王兴江在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投资兴建山西宇晋后,中国钢铁业正迎来新一轮繁荣,此后五年,每一家钢铁生产商都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山西宇晋未及两年,一次涉税违法案件的查处,令王兴江元气大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案情,自2002年1月至200*
年*
月,山西宇晋与另一家都隶属于河南仁和集团公司(下称仁和集团)——亦为王兴江投资——的山西宇进铸造冶炼公司,以低价购买当地小铁厂的生铁、铁水等产品,改变原料名称以废旧物资的名义入账,同时取得山东、陕西、河南等七省20户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的虚开发票127*
1份,抵扣进项增值税税额2.2*
亿元。
……
至200*
年1月,山西宇晋及17名被告人触犯偷税罪、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山西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山西宇晋罚金约1.*
*
亿元。王兴江的弟弟王明山与其他人共11名被告,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至2年不等,并处100万元至*
万元不等的罚金。
事情发生大概如下:(以下文字大部分摘自媒体报道)
2007年*
月份,中钢开始与山西中宇开始发生业务往来,两家公司签订协议,中钢将包销五年山西中宇的产品,包括山西中宇扩大生产后的产量。按照中钢的想法,山西中宇每月产量为20万吨,照当时钢材价格*
000元/吨计算,中钢每月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每年销售收入可达到100多亿元。
付款方式为中钢提前两个月预付货款,金额大概为20亿元。看到没有,中钢这种大手笔买货都要这样付款,而且中宇当时的年产能才*
00万吨左右。可以想像当时钢厂的地位。上的@月光狐狸 兄第说远没有我说的强势,那是看时,看地方,我说的是一般情况。我也曾经有过拿着2个亿的银票,一个电话让钢厂总经理立马坐飞机过来取票的时候,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嘛。
说回正题。中钢向中宇支付了首笔20亿预付货款后,就被王兴江用于偿还此前的债务,由于滚动操作,之后陆续付款,而与此同时,山西中宇的供货商紧缩了对山西中宇的供货,导致山西中宇每月资金流达不到20亿,无法向中钢钢铁提供足够的产品。至200*
年*
月,中钢共计向山西中宇付款超过*
*
亿元,山西中宇向中钢累计发货近2*
亿元,拖欠中钢钢铁货款和保证金超过2*
亿元。但为了维系这种“全面合作”关系,中钢还得继续追加投入。
传出来的消息有说,中钢付给中宇的预付款并未经过中钢集团总裁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但不可否认的是钱付出去了,那肯定还是有集团高层支持。另有报道说中钢的财务规定超过*
千万元以上付款需要经过董事长黄天文本人签字,可是不少资金支出金额都被有意控制成了*
900多万元。
按理说中钢集团这么大,20来个亿实在收不回来也不算特别大的事(看事情出在哪个层面,各位懂的,况且这和下游的钢贸商融资跑路还是有点区别的)。但在另一条线上中钢集团从200*
年谋求部分上市,预计200*
年初完成。2007年11月中钢集团上市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毕竟这是大方向。要上市先审计,于是中宇的20多个亿的事件浮出水面。经过调查之后中钢集团发现对山西中宇的预付货款已出现严重问题。为了快速解决这个问题,中钢于200*
年实际上就接管了中宇——呵呵,我们平时说笑,千万别放款放成了股东,哥们这事成了——为了快速甩掉包袱,中钢急于找到下家接手重组,先后接触过首钢、酒钢翼城、国丰钢铁等多家企业,但都无疾而终。(国丰曾经托管过中宇一段时间)
虽然中钢接管中宇后希望能扭转局势,但事与愿违,至2009年11月国丰钢铁离开托管中宇时,山西中宇对中钢的欠款扩大为*
*
亿元,算上中钢通过国丰钢铁收购中宇股权支付的资金,实际中钢在中宇陷落的资金已高达近*
0亿元。
怎么不降反而扩大了?细节不清楚,但可以打个比方说,打麻将输了钱,还要扳本,那当然有可能越扳输越多喽。
后续:
1、正是这颗越长越大的“毒瘤”,直接导致了中钢上市计划停滞。
2、2011年*
月1*
日,国资委有关司局官员赴中钢集团,宣布了国资委对黄天文免职的决定。
*
、国资委和审计署已于*
月7日正式对中国中钢集团(下称中钢集团)原总裁兼党委副书记黄天文展开离任审计。——小道消息,黄承认其在职有工作失职,但希望国姿委在其审计报告增加“无个人无经济问题”,得到许可。
*
、201*
年*
月,中钢与山西立吉印通
成托管协议,立恒钢铁将以削债方式托管山西中宇,山西中宇所欠中钢*
0亿元债务,削减为约10亿元;山西立恒托管山西中宇后,先支付给中钢1亿元,剩下的9亿元根据山西中宇的经营情况,每月偿还1亿元。
*
、媒体此后相继以标题“中钢巨亏致*
0亿国资人为流失 至今无人被追责”报道此事。
*
、山西立恒内部人士说,其实早就不是托管,就是山西立恒以10亿收购了中宇。
本文转自天涯社区,原作者已将其整理撰写为《钢贸风云》,作为行业书籍,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欢迎购买该书,尊重原著版权。
—end—